首页/ 教学科研

读书观影会:yl34511线路中心举办“数字时代的自我重构与伦理思辨”主题读书观影会

“书香浸润青春,光影启迪智慧”,yl34511线路中心于2025年4月16日在文理楼C座108教室举办读书观影交流会。活动通过经典书目深度解读+主题影片研讨的双轨模式,搭建起文本与影像互鉴、师生共议学术前沿的对话平台。本次观影会由帖明老师主持,领读人分别为闫炜、魏冰宇、刘荟琳和王美静四位同学。23级、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在校研究生参与此次活动。本次读书观影会分享主题为“数字时代的自我重构与伦理思辨”,分享内容为电影《失控玩家》和书籍《虚拟现实:万象的新开端》。

观影会伊始,帖明老师介绍了《虚拟现实:万象的新开端》一书的作者与时代背景,强调其不仅是对技术史的简单回顾,更是一场关于人类存在、感知和创造力的深刻反思。就电影《失控玩家》而言,则通过“游戏中的觉醒”这一设定,为我们呈现了算法控制下的自由意志与人文情感之间的矛盾冲突。

在读书会交流环节,四位领读同学分享了对书籍与电影的心得体会。2024级研究生闫炜从“虚实共存”的角度出发,分享自己关于数字空间规则制定、人工智能意识觉醒、算法控制背后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博弈,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议题的体会与思考;2024级研究生魏冰宇以电影《失控玩家》中的主角盖伊为切入点,通过梳理其“意识觉醒”的脉络引出“数字人格”是否应享有权利的理性思考;2024级研究生王美静围绕书籍《虚拟现实:万象的新开端》展开分享,她指出人类感知本身就是建构性的,VR并不是制造虚假,而是提供了新型输入方式;2024级研究生刘荟琳从技术、哲学与社会学三个层面梳理虚拟现实的发展历程。她认为虚拟现实是“人类感官的镜像延伸”,从最初的实验室原型演变为如今的元宇宙构想,其本质是通过技术模拟对现实的再造。

最后,帖明老师对本次观影会做总结发言。她指出在智能媒体时代需要建构“技术-人文”的双向认知框架,既善用AIGC、算法推荐、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拓展传播效能,更要筑牢人性化传播的价值基座。鼓励大家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工作实践中,始终保持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以应对智能媒体时代的多重挑战。  

文稿:陈玉玄

图片:苏昕颖